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色谱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19, Vol. 37, No. 1
    Online: 2019-01-08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37卷第1期目次
    2019, 37 (1):  0-0. 
    摘要 ( 144 )   PDF(5276KB) ( 56 )  
    特别策划: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专栏
    引言
    沈伟健
    2019, 37 (1):  1-1.  DOI: 10.3724/SP.J.1123.2018.11037
    摘要 ( 238 )   [Full Text(HTML)] () PDF(529KB) ( 32 )  

    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是国家农兽药残留和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进出口动物源性产品残留监控基准实验室、认监委等四部委批准的首批食品复检机构之一,也是海关总署首批(仅6家)国家级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验证评价实验室。本中心先后获得14项国内外权威资质,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原食药监总局保健品注册检验机构和特殊食品验证评价技术机构,并在全国率先成为国际分析组织(AOAC)独立验证实验室,以及新西兰麦卢卡蜂蜜协会(UMFHA)在中国的独家官方授权检测实验室。中心现有研究员12人、高级职称20人、博士10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13人,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占总人数的46.67%;实验室总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560多台(套)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相关配套设备,设备原值达1.3亿元。
    近年来本中心走出一条以科研创新为核心,以检测技术为支撑,以保障执法为前提,以市场开拓为导向的实验室科学发展之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原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42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其他省部级奖16项,主持完成5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获得专利32项,荣获原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集体""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先进单位"、江苏省政府"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集体荣誉。与美国、新西兰、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国权威机构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科技战略合作,签订了多个科研合作协议,获得外部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本中心将不断强化技术能力建设,跃浪争先,争创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为全国海关系统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建设国际最具竞争力的海关监管机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双甲脒及其代谢产物
    黄娟, 桂茜雯, 高玲, 张晓燕, 沈伟健, 吴斌, 丁涛
    2019, 37 (1):  2-7.  DOI: 10.3724/SP.J.1123.2018.09014
    摘要 ( 483 )   [Full Text(HTML)] () PDF(1094KB) ( 135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蔬菜水果中双甲脒(AMZ)及其降解或代谢产物单甲脒(DMPF)、2,4-二甲基苯基甲酰胺(DMF)和2,4-二甲基苯胺(DMA)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1 mol/L NaOH溶液稀释、正己烷-异丙醇(2:1,v/v)混合提取液提取,然后采用HPLC-MS/MS对目标物进行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4.6 mm,2.6 μm)分离,以0.1%(v/v)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正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在1.0~200.0 μg/L范围内,4种目标化合物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方法的定量限为0.01~0.4 μg/kg。4种目标化合物在0.5、5.0和20.0 μg/kg 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62.5%~105.0%,RSD为7.5%~17.6%。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定量限满足目前国内外残留限量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9种农药残留
    朱之烔, 柳菡, 宁倩倩, 张健, 沈伟健, 陈惠兰, 沈崇钰, 谢文
    2019, 37 (1):  8-14.  DOI: 10.3724/SP.J.1123.2018.09007
    摘要 ( 409 )   [Full Text(HTML)] () PDF(1246KB) ( 133 )  

    建立了同时测定蜂蜜中9种苯并咪唑类和新烟碱类农药的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蜂蜜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pH=7.8)溶解,超声提取,经亲水亲脂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吹浓缩,定容,过滤膜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2~0.05 mg/L范围内9种农药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 ≥ 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1.0 μg/kg和0.3~2.0 μg/kg。对阴性蜂蜜,在5.0、10.0、20.0 μg/kg 3个水平下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出9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8.2%~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14.3%(n=6)。该方法可适用于大批量蜂蜜样品的快速准确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水产品中未知污染物的非定向快速筛查与测定
    郭思言, 丁涛, 殷耀, 张晓燕, 柳菡, 沈伟健, 林宏, 吴斌, 邓晓军, 伊雄海, 杨功俊
    2019, 37 (1):  15-20.  DOI: 10.3724/SP.J.1123.2018.08043
    摘要 ( 348 )   [Full Text(HTML)] () PDF(851KB) ( 119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水产品中污染物的非定向快速筛查与测定的方法。筛查时样品用乙腈提取、氮气浓缩吹干、甲醇-水溶液定容,采用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模式进样分析。利用Trace Finder软件对水产样品中未知污染物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丰度比、二级碎片离子进行数据库检索匹配。定量时样品采用优化的QuEChERS方法净化,对筛查过程确认的三环唑、咖啡因和乙氧基喹啉3种污染物进行目标离子二级扫描模式定量分析。鱼和虾中3种化合物在5~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LOD)为1 μg/kg,定量限(LOQ)为5 μg/kg,平均回收率为70.5~90.9%,相对标准偏差为5.4%~12.8%。筛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等优点,结合定量方法能够用于实际水产品中未知污染物的筛查与测定。

    正化学源-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有机锡化合物残留
    王红, 沈伟健, 吴斌, 余可垚, 姜珊, 陆慧媛, 胡国绅, 王毅谦, 高玲, 宋杰铭
    2019, 37 (1):  21-26.  DOI: 10.3724/SP.J.1123.2018.09002
    摘要 ( 253 )   [Full Text(HTML)] () PDF(831KB) ( 111 )  

    建立了正化学源-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有机锡化合物残留的方法。食用油样品经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溶解后,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目标馏分用四乙基硼酸钠进行衍生。采用基质校正曲线外标法定量,在20~2000 μg/L范围内,7种有机锡化合物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定量限为0.3~1.2 μg/kg。对芝麻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在0.05、0.10、0.2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7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6.2%~103.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5%。该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用植物油中有机锡化合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5种酰基吡唑类农药残留
    沈伟健, 吴斌, 王红, 王晓研, 余可垚, 陆慧媛, 胡国绅, 李静静
    2019, 37 (1):  27-31.  DOI: 10.3724/SP.J.1123.2018.10009
    摘要 ( 297 )   [Full Text(HTML)] () PDF(811KB) ( 109 )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食用植物油中5种酰基吡唑类农药(呋吡菌胺、吡噻菌胺、氟唑菌苯胺、吡唑特、苄草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冷冻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技术(QuEChERS)净化,采用基质校正曲线外标法定量。在20~1000 μg/L范围内,所有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均低于2 μg/kg,能满足国内外的限量要求。在0.01、0.02、0.0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所有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均处于82.7%~11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12.3%。该法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用植物油中酰基吡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检测水中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
    王晓研, 沈伟健, 王红, 余可垚, 吴斌, 胡国绅, 杨功俊
    2019, 37 (1):  32-39.  DOI: 10.3724/SP.J.1123.2018.07019
    摘要 ( 406 )   [Full Text(HTML)] () PDF(1847KB) ( 160 )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GC-NCI-MS)检测水中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使用硅烷衍生化试剂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MSTFA)对全氟羧酸化合物进行衍生化,水样经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进样。实验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衍生化和仪器条件。结果表明,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在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6~0.9993;方法的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5~1.5 μg/L和1.5~4.5 μg/L。在空白水样中进行了3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0.2%~11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14.5%(n=6)。该法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准确、精密,可实现水体中10种全氟羧酸化合物同时检测的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中国杨树型蜂胶、巴西绿蜂胶和杨树胶中的酚类化合物及真伪鉴别
    陈磊, 刘芸, 陈雷, 张晓燕, 冯峰, 张峰
    2019, 37 (1):  40-45.  DOI: 10.3724/SP.J.1123.2018.09003
    摘要 ( 317 )   [Full Text(HTML)] () PDF(2062KB) ( 181 )  

    建立了用于检测中国杨树型蜂胶、巴西绿蜂胶和杨树胶中23种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法,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蜂胶和树胶样品用甲醇-水(1:1,v/v)溶解后,过0.45 μm有机相滤膜后进样。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全扫描方式检测,扫描范围为m/z 100~1000,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酚类化合物在10~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桔皮素和刺芒柄花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和1 μg/L,其他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和10 μg/L。在10、25和5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23种酚类化合物在3种样品基质中的提取回收率为70.2%~122.6%,RSD值均小于10%。水杨苷、肉桂酸、咖啡酸和香豆酸可以作为中国杨树型蜂胶掺假鉴别的特征化合物,咖啡酸、阿魏酸、白杨素、咖啡酸苯乙酯、松属素、高良姜素、香豆酸、异鼠李素、山柰素和阿替匹林C可以作为辨别中国杨树型蜂胶和巴西绿蜂胶的特征化合物。该结果对蜂胶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雄蜂蛹粉中50种抗生素残留
    杨雯筌, 张晓燕, 姚倩, 周杨娟, 胡亚文, 王茂华, 唐茂芝
    2019, 37 (1):  46-53.  DOI: 10.3724/SP.J.1123.2018.08046
    摘要 ( 319 )   [Full Text(HTML)] () PDF(865KB) ( 110 )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雄蜂蛹粉中50种抗生素残留(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硝基咪唑类、林可霉素和氯霉素)的方法。样品经高氯酸溶液和醋酸铅溶液提取沉淀蛋白质,清液用磷酸氢二钾溶液调节pH值至8,经固相萃取净化后进行仪器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检测,可以一次完成对雄蜂蛹粉中50种目标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测定。50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为70.2%~11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13.6%。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雄蜂蛹粉中多种兽药残留的分析确证。

    专论与综述
    气相色谱-质谱法在人体气味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陈然然, 吴德华, 王辛, 龙成生
    2019, 37 (1):  54-62.  DOI: 10.3724/SP.J.1123.2018.08034
    摘要 ( 563 )   [Full Text(HTML)] () PDF(885KB) ( 379 )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是目前分析人体气味的主要技术手段,其不但可以分析人体气味的组成成分,还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气味之间的差异。该文首先介绍了人体气味的提取和样品前处理的手段,随后对GC-MS在人体气味的采集及储存、成分分析及差异性研究、用于个体识别和健康表征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GC-MS在人体气味分析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研究论文
    γ-Al2O3-氧化石墨烯吸附材料用于尿液中核苷的检测
    侯星羽, 黄玮, 佟育奎, 朱富贵, 田苗苗
    2019, 37 (1):  63-70.  DOI: 10.3724/SP.J.1123.2018.07012
    摘要 ( 250 )   [Full Text(HTML)] () PDF(4825KB) ( 111 )  

    γ-Al2O3纳米粒子键合的氧化石墨烯(GO)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建立了一种对人体尿液中4种核苷分离测定的新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洗脱液种类、吸附剂用量、样品体积及样品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平衡吸附量衡量吸附效果。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吸附剂对核苷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胞苷、肌苷、鸟苷在0.10~10 mg/L,尿苷在0.05~1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7~0.9973,检出限为0.010~0.021 mg/L,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0.8%和1.0%~3.1%。实际尿样中,4种核苷的加标回收率为71.3%~107.4%,相对标准偏差(n=3)小于4.8%。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可用于尿液样品中核苷类物质的富集和测定。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的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杨秀娟, 杨志军, 李硕, 邓毅, 杨延泽, 曼琼, 李鹏杰
    2019, 37 (1):  71-79.  DOI: 10.3724/SP.J.1123.2018.09008
    摘要 ( 357 )   [Full Text(HTML)] () PDF(3089KB) ( 240 )  

    采用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建立急性血瘀大鼠模型,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检测空白对照组与血瘀模型组中血浆代谢物,用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与对照组相比,在血瘀模型组大鼠血浆中检测出46个差异代谢物,血瘀模型组中乙酰胆碱、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胞嘧啶、乙酰肉碱等21个代谢物显著上调,吲哚丙酸、LysoPC(14:0)等25个代谢物显著下调,可能与脂质代谢、半乳糖代谢、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糖酵解、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通路有关。代谢产物可作为血瘀证研究中的重要标记物,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可为临床血瘀疾病的诊断及选用药物治疗提供思路,为后续治疗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验腐败血中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
    吕昱帆, 王继芬, 常靖, 李超, 彭山珊
    2019, 37 (1):  80-86.  DOI: 10.3724/SP.J.1123.2018.08004
    摘要 ( 269 )   [Full Text(HTML)] () PDF(910KB) ( 71 )  

    采用改良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同时检验腐败血中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腐败血中加入乙腈-水(4:1,v/v)混合溶液、30 mg NaCl和60 mg MgSO4盐析促进相分离,最后经25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25 mg MgSO4净化。选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0.01%(v/v)氨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正离子(ESI+)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在5~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0.9957,检出限(S/N=3)均为1 μg/L,定量限(S/N=10)均为5 μg/L。3个加标水平(5、100和200 μg/L)下,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84%~103.44%和81.03%~104.4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基质效应为83.04%~107.61%。方法简便、灵敏、可靠,可实现腐败血中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的快速定性定量检验。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非靶标筛查测定白酒和饮料中甜菊糖苷
    冯峰, 李伟明, 孙燕, 张峰
    2019, 37 (1):  87-92.  DOI: 10.3724/SP.J.1123.2018.08013
    摘要 ( 310 )   [Full Text(HTML)] () PDF(858KB) ( 158 )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非靶向筛查测定白酒和饮料中甜菊糖苷的分析方法,并对甜菊糖苷类天然甜味剂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样品经水溶液适当稀释,过滤膜后经Waters Xbridge Amide色谱柱(150 mm×4.6 mm,3.5 μm)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检测,电离模式为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数据采集使用一级母离子全扫描和数据依赖的二级子离子扫描(full MS/dd-MS2)模式。基于8种甜菊糖苷标准品的碎片离子谱分析,识别出甜菊糖苷类化合物存在两个共性碎片离子,以这两个离子作为标识离子对样品中未知甜菊糖苷类化合物进行了非靶标筛查。通过方法学验证,8种甜菊糖苷标准品在10~1000 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3~20 μg/L。添加量为10~100 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1.9%~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1%~9.3%(n=3)。该方法筛查范围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中甜菊糖苷的非靶标筛查测定。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测定荔枝和香蕉中的草铵膦及3种代谢物
    王思威, 曾广丰, 刘艳萍, 王潇楠, 孙海滨
    2019, 37 (1):  93-99.  DOI: 10.3724/SP.J.1123.2018.08002
    摘要 ( 370 )   [Full Text(HTML)] () PDF(1728KB) ( 112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建立了荔枝和香蕉中草铵膦及3种代谢物的检测分析方法。样品加水超声提取,离心沉淀后进样分析,分析物经Extend-C18色谱柱分离,以0.1%氨水-甲醇(9:1,v/v)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外标法定量分析,同时探讨了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条件对草铵膦及代谢物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草铵膦及3种代谢物在1~1000 μ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当添加浓度水平在50、100、1000 μg/kg时,草铵膦及代谢物在荔枝和香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6.3%,检出限(LOD)为5~10 μg/kg。本方法简化了样品前处理步骤,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灵敏度,适于荔枝和香蕉中草铵膦及其代谢物的快速分析。

    Impurity profile of macitentan in tablet dosage form using a stability-indicat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and forced degradation study
    Narasimha S LAKKA, Chandrasekar KUPPAN, Parthasarathy RANGASAMY
    2019, 37 (1):  100-110.  DOI: 10.3724/SP.J.1123.2018.06032
    摘要 ( 578 )   [Full Text(HTML)] () PDF(1395KB) ( 348 )  

    Macitentan (MAC) is a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drug marketed as a tablet and often has stability issues in the final dosage form.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MAC and its associated impurities in tablet dosage form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This study quantified impurities present in Macitentan tablets using a binary solvent-based gradient elution method using 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validated p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ICH) guidelines and the drug product was subjected to forced degradation studies to evaluate stability. The developed method efficiently separated the drug and impurities (48 min)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solvents, excipients, or other impurities. The developed method met all guidelines in all characteristics with recoveries ranging from 85%-115%, linearity with r2 ≥ 0.9966, and substantial robustness. The stability-indicating nature of the method was evaluated using stressed conditions (hydrolysis:1 N HCl at 80℃/15 min; 1 N NaOH at 25℃/45 min; humidity stress (90% relative humidity) at 25℃ for 24 h, oxidation:at 6% (v/v) H2O2, 80℃/15 min, thermolysis:at 105℃/16 h and photolysis:UV light at 200 Wh/m2; Fluorescent light at 1.2 million luxh). Forced degradat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effective for impurity profiling. All stressed samples were assayed and mass balance was>96%. Forced degrad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AC tablets were sensitive to hydrolysis (acid and alkali) and thermal conditions.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suitable for both assay and impurity determination, which is applicable to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果蔬清洗剂中12种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蔡立鹏, 吕晓飞, 张蓓, 李小英, 赵晓甫
    2019, 37 (1):  111-115.  DOI: 10.3724/SP.J.1123.2018.08009
    摘要 ( 280 )   [Full Text(HTML)] () PDF(829KB) ( 72 )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检测果蔬清洗剂中12种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方法。果蔬清洗剂样品先加入乙醇,经旋转蒸发除去样品中的水分,然后用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提取,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净化,净化后的样品溶液浓缩后用乙腈定容。被测组分经HP-5MS UI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分离后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测定。12种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在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0~0.030 mg/kg和0.030~0.090 mg/kg。按照建立的方法进行0.2、2.0和10 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8.3%~115.3%,相对标准偏差为3.1%~11.3%。该法灵敏度高,定性准确,前处理净化效果好,适用于果蔬清洗剂中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检测工业用乙二醇纯度及杂质
    范晨亮, 张育红, 王川, 彭振磊, 高枝荣
    2019, 37 (1):  116-120.  DOI: 10.3724/SP.J.1123.2018.08030
    摘要 ( 1226 )   [Full Text(HTML)] () PDF(815KB) ( 559 )  

    以Rtx-624色谱柱(30 m×0.32 mm×1.8 μm)为分析柱进行分析,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建立了检测工业用乙二醇纯度及其中有机杂质的气相色谱分析法。该法可检测传统乙烯法制得的乙二醇中固有杂质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和1,3-二氧杂烷-2-甲醇,同时也适用于检测草酸酯加氢法制得的乙二醇中的新杂质(1,2-丁二醇、1,4-丁二醇、1,2-己二醇、碳酸乙烯酯等)。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检出限最低可达0.0002%(质量分数),回收率在91.2%~105.4%之间。该法在乙二醇生产控制、产品检测、市场贸易等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