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色谱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24, Vol. 42, No. 2
    Online: 2024-02-08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42卷第2期目次
    2024, 42 (2):  0-0. 
    摘要 ( 40 )   PDF(2323KB) ( 51 )  
    引言
    “环境暴露组学与生命健康专辑”引言
    刘心昱, 梅素容, 许国旺
    2024, 42 (2):  107-108.  DOI: 10.3724/SP.J.1123.2024.01009
    摘要 ( 108 )   HTML ( 60 )   PDF(932KB) ( 93 )  
    视角
    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暴露组学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的新进展
    由蕾, 孙国皓, 于迪, 刘心昱, 许国旺
    2024, 42 (2):  109-119.  DOI: 10.3724/SP.J.1123.2023.12001
    摘要 ( 259 )   HTML ( 61 )   PDF(1660KB) ( 167 )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仅从遗传基因角度开展研究,不能有效地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因而近年来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暴露组学关注个体一生中所有暴露因素的测量,以及这些暴露因素与疾病建立联系的机制,为推动人类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由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具有数量众多、理化性质各异、在体内含量极低等特性,对其进行测量会面临诸多挑战。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暴露组分析技术兼具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特性,可以实现暴露组的高覆盖、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已成为暴露组学研究的主要分析技术。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暴露组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靶向定量分析、可疑物筛查和非靶向筛查。除此之外,为了探究环境暴露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者发展了包括暴露组关联研究、混合暴露研究以及暴露组学与多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关联研究等的多种研究范式,这些方法的出现为暴露组学研究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暴露组学分析方法和暴露组学研究范式,并对暴露组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专论与综述
    多组学质谱分析技术在化学暴露组研究中的应用
    宋媛媛, 祁增华, 蔡宗苇
    2024, 42 (2):  120-130.  DOI: 10.3724/SP.J.1123.2023.10001
    摘要 ( 163 )   HTML ( 36 )   PDF(1835KB) ( 100 )  

    暴露组定义为从受孕开始人类环境(即所有非遗传)暴露的总和,旨在全面了解人类健康与环境化学品暴露之间的关联。因此,对暴露组的全面测量至关重要,包括准确可靠地测量外部环境中的暴露及内部环境中的生物反应。化学暴露组既包括个体受外源性化学物质暴露的总和(外暴露),也包括因外部压力而产生或改变的内源性化学物质暴露的总和(内暴露)。随着新一代高通量、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发展,以质谱分析驱动的多组学研究技术将为暴露组内、外源污染物的鉴定分析带来新的范式。本文主要综述了化学暴露组学的研究策略及现有的化学暴露测量方法,重点介绍了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基于质谱成像的空间组学技术在化学暴露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当前,质谱技术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动态范围宽的优势已成为检测外暴露的主要方法,基于低分辨质谱的针对性分析以及基于高分辨质谱的可疑筛查和未知筛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量人类对各种化学品的暴露。此外,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于质谱成像的空间组学技术作为内暴露的有效检测方法,在预测潜在的不良健康结果和揭示内在分子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讨论了本课题组在化学暴露组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实现化学暴露组测量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合成酚类化合物的脂代谢干扰效应与致肥胖作用
    刘惠楠, 孙振东, 刘倩, 周群芳, 江桂斌
    2024, 42 (2):  131-141.  DOI: 10.3724/SP.J.1123.2023.12018
    摘要 ( 134 )   HTML ( 25 )   PDF(942KB) ( 74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全球性流行疾病。除了受到遗传和饮食因素的影响外,肥胖的形成与发展也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暴露有关。研究发现一些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机体脂代谢,如促进脂肪细胞形成、引起体内脂质累积增加等,这类物质被称为“环境致肥胖物质”。合成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塑料制品、消毒剂、杀虫剂和食品添加剂等,它们可通过饮食、饮水或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研究显示,合成酚类化合物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可以影响脂肪生成过程、干扰脂代谢,具有致肥胖作用。由于这类物质都具有类似的苯酚结构,因此系统梳理这类化合物脂代谢干扰效应与致肥胖作用,有助于理解其构效关系与潜在健康风险。本文阐述了筛选环境致肥胖物质的3种常用研究模型,即体外分子互作研究模型、细胞成脂分化模型和动物脂代谢实验模型,并比较了各种模型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针对3种合成酚类化合物,即双酚A及其类似物、烷基酚和酚类抗氧化剂,结合其体外细胞与动物实验数据,对这些化合物的暴露现状和脂代谢干扰效应进行了分类描述,从它们对脂肪生成和代谢、肝组织脂代谢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基于近年来脂代谢和致肥胖效应的相关研究,本文归纳总结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干扰脂代谢的内在毒理机制,主要包括核受体调控作用、炎症和氧化应激、肠道微环境、表观遗传和其他信号通路。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针对环境污染物,特别是新污染物,影响机体脂代谢引起肥胖效应研究中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暴露组学在识别环境污染物及其健康危害中的应用进展
    支梦雪, 王建设
    2024, 42 (2):  142-149.  DOI: 10.3724/SP.J.1123.2023.12011
    摘要 ( 287 )   HTML ( 27 )   PDF(1082KB) ( 138 )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成为困扰各国的突出问题,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揭示繁杂的污染物暴露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仍是一个科学难题。暴露组学概念的提出为推动环境因素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执行研究策略所使用的检测手段以及“组学”的研究共同促进了暴露组学的发展。暴露组学关注个体一生中所有暴露的测量,旨在通过传统生物监测和现代组学方法对体内外暴露水平进行动态监测,考察与所有环境暴露相关的标志物以及与疾病相关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到全面可靠的环境与疾病风险的关系。与传统环境健康研究相比,暴露组学研究更能真实体现现实环境中污染物、自然因素及生活方式等暴露因素的多样性,以及污染物的体内过程和所触发的机体反应的复杂性。高分辨质谱技术等强大的化学分析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暴露组学的相关领域研究中,本文简单举例介绍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检测和分析中的应用,其中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作为生物标志物鉴定和污染物效应分析的两个重要手段,在探究环境与疾病的联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进入机体的污染物,可与机体(尤其是与生物大分子中的蛋白质)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病理改变和毒性效应;在混合暴露的情况下,污染物间也会存在相互作用,影响各自的环境行为或进入人体的量,进而影响其健康效应。

    质谱成像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分析及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李芳, 罗茜
    2024, 42 (2):  150-158.  DOI: 10.3724/SP.J.1123.2023.11005
    摘要 ( 201 )   HTML ( 37 )   PDF(1118KB) ( 122 )  

    环境污染暴露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会被代谢和蓄积,通过与多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毒性效应。阐明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明确其引发的毒性效应并发现关键毒性生物标志物,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外源性污染物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代谢程度和累积情况存在差异,内源性生物分子合成和累积也具有精准的空间分布,因此对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空间分布进行原位可视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质谱因出色的定性和定量能力成为化合物分析的关键技术,以它为基础的质谱成像技术(MSI)是一种新兴分子影像技术,单次分析可提供组织切片上数百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结构、含量和空间分布信息。该技术具有免标记、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高灵敏和高通量等优点,已被用于生物学、药学和临床研究中。近年来,MSI技术已成为环境分析和毒理学研究中最具前景的新技术之一,不仅可表征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整体和特定器官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还可通过开展空间代谢组学解析内源性代谢物对暴露的应答情况。本文介绍了常见MSI技术电离源的原理和特点、常用质量分析器及分析流程,对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和毒理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研究快报
    基于N-酰基甘氨酸保留指数系统的代谢物色谱峰对齐方法
    郝俊迪, 陈耀宇, 王彦真, 安娜, 白沛蓉, 朱泉霏, 冯钰锜
    2024, 42 (2):  159-163.  DOI: 10.3724/SP.J.1123.2023.07015
    摘要 ( 119 )   HTML ( 26 )   PDF(1219KB) ( 138 )  
    Supporting Information

    色谱峰对齐(peak alignment)是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步骤。色谱峰对齐的目的是整合多批次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得到的代谢物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可比性与可靠性。然而,微小的色谱分离条件变化会导致连续分析之间的色谱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 RT)漂移,进而影响色谱峰对齐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保留指数系统的色谱峰漂移校正策略(retention index-based chromatographic peak-shift correction, RI-based CPSC),应用于代谢物的保留时间漂移校正和色谱峰对齐。为此,我们合成了一系列N-酰基甘氨酸(C2~C23)同系物作为校正物,建立了一套液相色谱保留指数系统。该保留指数系统能够有效修正由流速、洗脱梯度、仪器系统和色谱柱变化所引起的色谱保留时间漂移。利用保留指数系统,我们构建了基于Python的程序(https://github.com/WHU-Fenglab/RI-based-CPSC)来调整原始数据的保留时间,以修正系统的保留时间偏移,随后,应用Joint Aligner算法进行色谱峰对齐。以人粪便样作为测试样,评估了RI-based CPSC策略的色谱峰对齐准确性。以一份时间跨度为157天的长期数据为例,RI-based CPSC策略的应用可以将色谱峰对齐率从15.5%显著提高至80.9%,说明RI-based CPSC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多批次LC-MS分析的色谱峰对齐准确性。

    研究论文
    基于暴露组-脂质组关联研究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血清中外源性化学物质的风险分析
    陈倩倩, 由蕾, 管朋维, 方成男, 秦望舒, 刘心昱, 许国旺
    2024, 42 (2):  164-175.  DOI: 10.3724/SP.J.1123.2023.12014
    摘要 ( 149 )   HTML ( 36 )   PDF(2871KB) ( 86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当前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高达25%,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环境暴露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污染是其不可小觑的健康风险因素。为了探究环境暴露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风险及暴露效应,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的靶向暴露组学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的非靶向脂质组学技术分别分析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暴露特征和内源性脂质代谢物的扰动,结合暴露组-脂质组关联分析,在脂代谢水平上探究环境暴露引起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风险及暴露效应。研究发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体内外源性化学物质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其中氟虫腈砜(fipronil sulphone)、马拉硫磷二羧酸(malathion dicarboxylic acid)和邻苯二甲酸单环己酯(monocyclohexyl phthalate)与单纯性脂肪肝风险呈正相关,氟虫腈砜(fipronil sulphone)、安赛蜜(acesulfame potassium)、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全氟十一酸(PFUnDA)和4-羟基二苯甲酮(4-hydroxybenzophenone)以及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DBPOB)与合并代谢性疾病的脂肪肝风险呈正相关。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合并代谢性疾病的脂肪肝患者的脂代谢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神经酰胺(Cer)、甘油三酯(TG)和甘油二酯(DG)显著升高,这些DG和TG的酰基碳数分别为32~40和35~60,且两者均表现为多不饱和的脂质分子的变化为主。大多数的脂质效应标志物与外源性化学物质残留呈正相关,并与疾病风险增加有关。本研究可以为环境化学物质暴露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关联与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短链氯化石蜡对人体正常肝细胞的代谢干扰
    罗云, 耿柠波, 陈双双, 程琳, 张海军, 陈吉平
    2024, 42 (2):  176-184.  DOI: 10.3724/SP.J.1123.2023.10037
    摘要 ( 84 )   HTML ( 27 )   PDF(2241KB) ( 41 )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基质和人体样本中。SCCPs具有环境持久性以及远距离迁移能力,能够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具有广泛的生物毒性效应,威胁着人类健康。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评估了低剂量组(1 μg/L)、中剂量组(10 μg/L)以及高剂量组(100 μg/L)的SCCPs暴露对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的代谢干扰。主成分分析(PCA)与代谢扰乱水平指数(MELI)计算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的SCCPs均能够引起L02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在3个暴露组中,72个差异代谢物经二级质谱图信息定性或标准品验证。其中,1 μg/L SCCPs暴露组与10 μg/L SCCPs暴露组、100 μg/L SCCPs暴露组分别有33个、36个相同的差异代谢物。10 μg/L SCCPs暴露组与100 μg/L SCCPs暴露组有46个相同的差异代谢物。3个暴露组有33个相同的差异代谢物。在72个经二级质谱图信息定性或标准品验证的差异代谢物中,参与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脂质代谢通路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9、9以及45个。富集通路分析结果表明:SCCPs对L02细胞的代谢干扰主要表现在脂质代谢、脂肪酸β氧化以及核苷酸代谢通路上,且中、高剂量的SCCPs暴露引起更广泛的代谢通路的紊乱。SCCPs暴露干扰了甘油磷脂以及鞘脂类的代谢通路,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以及鞘磷脂丰度的显著变化表明SCCPs暴露对细胞的生物膜有一定的损伤。同时,SCCPs暴露通过降低短链和中链酰基肉碱的含量抑制L02细胞中脂肪酸β氧化,提示细胞通过氧化脂肪酸供能减少。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剂量和低剂量SCCPs相比,高剂量的SCCPs暴露对脂肪酸β氧化的抑制作用更强。此外,SCCPs暴露诱导了核苷酸代谢通路的紊乱。次黄嘌呤水平显著升高提示SCCPs暴露可能诱导了L02细胞的缺氧、活性氧增多或者致癌等相关不良效应。

    青少年体内35种抗生素和4种β-受体激动剂的测定及暴露现状分析
    胡小键, 李振环, 谢琳娜, 付慧, 朱英
    2024, 42 (2):  185-193.  DOI: 10.3724/SP.J.1123.2023.10022
    摘要 ( 77 )   HTML ( 26 )   PDF(1057KB) ( 67 )  

    为了解我国青少年体内抗生素和β-受体激动剂的暴露水平,本研究采用同位素稀释-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某中学442名青少年(11~15岁)尿液中的7类共35种抗生素(5种大环内酯类、4种四环素类、10种喹诺酮类、3种β-内酰胺类、11种磺胺类、1种喹噁啉类和1种林可酰胺类)和4种β-受体激动剂的水平。尿样测定结果采用尿肌酐进行校正,所得到的样品检出率用于统计分析。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对目标物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和体重等级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评估目标物检出率与不同组别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442名青少年中有397名青少年的尿液中检出抗生素或β-受体激动剂,总体检出率为89.8%。除喹噁啉类抗生素未被检出外,实验中共有6类27种抗生素和2种β-受体激动剂被检出,检出率为0.2%~59.0%;其中强力霉素、土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分别为59.0%、56.1%和34.6%;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主要检出的两类抗生素,检出率分别为81.9%和42.3%;优先作为兽用的抗生素检出率最高(85.1%),其次为人用抗生素(41.0%), β-受体激动剂的总体检出率为2.7%。统计分析发现,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男性青少年尿液中的检出率高于女性,男性检出风险是女性的2.17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存在差异,与11岁青少年组相比,12、13岁青少年组的检出风险更高。实验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检出率与青少年的肥胖程度呈正相关;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肥胖青少年尿液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检出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35倍。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普遍暴露于低剂量的抗生素,且食物和环境中的抗生素可能是青少年体内抗生素暴露的主要来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暴露可能与青少年的肥胖风险相关。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孕妇血清中7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价
    王梓皓, 梁凤至, 陈学蓉, 吴萍, 吴微
    2024, 42 (2):  194-202.  DOI: 10.3724/SP.J.1123.2023.07022
    摘要 ( 109 )   HTML ( 43 )   PDF(1142KB) ( 95 )  

    以同位素为内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孕妇血清中7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s)的方法,同时评估新生儿的神经发育水平,探讨PFASs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依托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出生队列,采集孕妇孕晚期血清样本,并放置于-80 ℃冰箱后统一检测。首先将血清样品解冻,之后依次加入13C标记的内标物、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和四丁基硫酸氢铵溶液(TBAS),在超声处理后加入甲基叔丁基醚(MTBE)洗脱两次,收集所有洗脱液,涡旋混匀后离心,转移上清液至进样瓶中,随后进行检测。使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进行评分,评估孕期PFASs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7种PFASs在0.1~2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LOD)为0.006~0.020 ng/mL,定量限(LOQ)为0.020~0.066 ng/mL,加标回收率为84.6%~116.8%。该方法所需样本量少,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际样品检测发现,456名孕妇血清中7种PFASs的检出率均≥97.4%,其中暴露水平最高的是全氟辛酸(PFOA),中位数水平为19.4 ng/mL。同时,对379名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进行评估,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孕期母体体内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每增加一个自然对数(ln)水平,新生儿的主动肌张力及一般反应分别降低0.36分(95%置信区间(CI): -0.64~-0.08)和0.34分(95% CI: -0.61~-0.07);全氟壬酸(PFNA)每增加一个ln水平,新生儿的被动肌张力和NBNA总分分别降低0.38分(95%CI: -0.74~-0.01)和0.37分(95% CI: -0.68~-0.06);全氟癸酸(PFDA)每增加一个ln水平,新生儿的行为能力降低0.28分(95% CI: -0.54~-0.01);而全氟己烷磺酸(PFHxS)每增加一个ln水平,新生儿的NBNA总分上升0.27分(95% CI: 0.05~0.48)。性别分层分析发现,男性新生儿对PFASs的神经毒性作用更加敏感。通过此方法测定孕妇血清中的7种PFASs,并结合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估发现,孕期PFASs暴露会影响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

    酚类化合物混合暴露与男性精液质量的关联分析
    沈笑荔, 唐伟锋, 刘军霞, 敖俊杰, 刘晓宁, 黄贤, 邱进, 张军, 张前龙
    2024, 42 (2):  203-210.  DOI: 10.3724/SP.J.1123.2023.09009
    摘要 ( 92 )   HTML ( 30 )   PDF(961KB) ( 53 )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酚类化合物可能影响男性精液质量,但结果迥异。此外,现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酚类化合物的影响,忽视了现实情况中多种酚类物质混合暴露的健康影响,酚类化合物混合暴露与男性精液质量的关联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将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应用于大样本人群(799名向上海人类精子库捐赠精子样本的志愿者)尿样中18种酚类化合物的浓度测定,并探索了酚类暴露与精液质量之间的关联。通过测量精液指标(包含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液体积和精子前向运动百分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加权分位数之和模型(WQS)分别探索单一酚类化合物暴露和多污染物混合暴露与精液质量参数间的关联。调整潜在的协变量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尿液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P)暴露与男性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WQS混合暴露模型发现,酚类化合物混合暴露与精子浓度下降相关,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与EtP是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化合物。综上,酚类暴露可能与男性精液质量下降相关,主要表现在降低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

    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评估
    陈海川, 曹文成, 刘小方, 刘潇, 程青云, 周妍, 闻胜
    2024, 42 (2):  211-216.  DOI: 10.3724/SP.J.1123.2023.09023
    摘要 ( 142 )   HTML ( 28 )   PDF(862KB) ( 89 )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对产妇母乳PFASs含量的影响,估算婴儿经母乳的PFASs每日摄入量并评估其暴露风险。结果表明,母乳中23种PFASs在0.2~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检出限为5~42 pg/mL,定量限为15~126 pg/mL,回收率为65.6%~108.1%,相对标准偏差为1.6%~12.8%。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己烷磺酸(PFHxS)为主要污染物,检出率均高于80%,中位数分别为200.7、63.5和25.2 pg/mL,其余化合物检出率均低于4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产妇年龄大、腌制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增高有关,豆类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降低有关。婴儿经母乳PFOS、PFOA和PFHxS的每日估计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5.1、7.9和3.2 ng/(kg·d),表明部分婴儿经母乳摄入的PFASs健康风险值得关注。

    人血清中97种典型化学污染物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张明烨, 曹衍, 李想, 寇婧, 徐启彤, 阳思洁, 郑志义, 刘俊, 梅素容
    2024, 42 (2):  217-223.  DOI: 10.3724/SP.J.1123.2023.11022
    摘要 ( 195 )   HTML ( 35 )   PDF(1674KB) ( 123 )  
    Supporting Information

    本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某市60名普通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PE-GC-MS/MS)同时测定人血清样品中97种典型化学污染物的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和饮食对血清中化学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合已知的生物监测当量(BEs)和人类生物监测(HBM)值计算危害商(HQ)和危害指数(HI)来评估化学污染物单一和累积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人体血清中主要检出的污染物为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及多环芳烃(PAHs),其中六氯苯(100.0%)、五氯苯酚(100.0%)、p,p'-滴滴伊(100.0%)、PCB-138(100.0%)、PCB-153(98.3%)、β-六六六(91.7%)、芴(85.0%)和蒽(75.0%)的检出率大于70%。女性血清中β-六六六的浓度水平高于男性;年龄与p,p'-滴滴伊、PCB-138、PCB-153和β-六六六暴露水平呈正相关;p,p'-滴滴伊和β-六六六暴露水平增高可能与肉类摄入频率高有关,蔬菜摄入频率高的人群具有较高的血清五氯苯酚暴露水平。6.7%的成人血清中五氯苯酚HQ大于1,在研究人群中未观察到六氯苯和p,p-滴滴伊暴露的风险,28.3%的研究对象HI值大于1。总体而言,该地区普通成人广泛暴露于各种化学污染物,性别、年龄和饮食可能是影响化学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且化学污染物单一和复合暴露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