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色谱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09, Vol. 27, No. 4
    Online: 2009-07-30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快报
    基于固定化pH梯度整体材料的芯片自由流等电聚焦电泳模式的构建
    韩彬,王平利,张丽华*,屈锋,梁振,邓玉林,张玉奎
    2009, 27 (4):  383-386. 
    摘要 ( 2237 )   [Full Text(HTML)] () PDF(1336KB) ( 585 )  
    芯片自由流电泳对于来源稀少的重要生物样品的连续预分级和微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自由流芯片的微分离腔内,通过原位光引发聚合反应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整体材料,并进行了pH梯度的固定化,从而构建了基于固定化pH梯度整体(M-IPG)材料的芯片自由流等电聚焦模式(μFF-IEF)。利用该新型分离模式,实现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最小等电点相差0.33的甘氨酸、脯氨酸和赖氨酸混合物的分离,且分离结果优于传统的μFF-IEF。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发展基于M-IPG材料的μFF-IEF模式,不仅可以避免在缓冲溶液中添加两性电解质对后续采用其他模式分离和质谱鉴定的干扰,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分离和富集能力,有望在微量样品的连续分离和制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在细胞种属分类中的应用
    栗晖,于治国*,祖旭宇,刘峰,金一宝,蒋宇扬,刘红霞*
    2009, 27 (4):  387-390. 
    摘要 ( 2513 )   [Full Text(HTML)] () PDF(267KB) ( 732 )  
    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可以反映细胞的生理状态。为了考察基于胞内代谢物的指纹图谱对不同种属细胞进行区分的可行性,利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 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对5种不同来源的细胞进行分类,获得了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差异表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数据处理方法对各类细胞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细胞种属之间均能呈现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可从分子水平对细胞种属进行分类,为细胞种属的鉴定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为细胞组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手段。
    研究论文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107种农药的残留量
    沈伟健*,余可垚,桂茜雯,蒋原,赵增运,沈崇钰,吴斌,储晓刚
    2009, 27 (4):  391-400. 
    摘要 ( 2946 )   [Full Text(HTML)] () PDF(450KB) ( 935 )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GC-MS/MS)建立了蔬菜中107种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由含1%冰醋酸的正己烷饱和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在分时段选择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所有农药在0.05~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所有农药的方法定量限(LOQ)均低于10 μg/kg;在10 μg/kg的添加水平下,大蒜、青刀豆、萝卜和菠菜4种基质中绝大多数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处于60%~1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5.3%。该方法不仅能用于多种蔬菜基质中107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而且还能较好地解决本底成分相当复杂的大蒜基质极易出现的干扰问题。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鸡肉中残留的环丙胺嗪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
    朱馨乐*,刘琪,李丹,王树槐,汪霞
    2009, 27 (4):  401-405. 
    摘要 ( 2575 )   [Full Text(HTML)] () PDF(4239KB) ( 731 )  
    建立了鸡肉中残留的环丙胺嗪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经酸化的乙腈-水溶液提取、二氯甲烷去脂、混合型的阳离子交换(MCX)固相萃取柱净化、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后进行GC-MS测定。环丙胺嗪采用外标法定量,三聚氰胺以三聚氰胺-15N3为内标定量。结果表明,环丙胺嗪与三聚氰胺的线性范围均为100~1000 μg/L,定量限为20 μg/kg。在20,40,80 μg/kg 3个添加浓度下目标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0%,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0%和15%。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测定灵敏度高,定性准确,选择性好,可实现鸡肉中环丙胺嗪与三聚氰胺残留的同时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鸡肉中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郭伟,刘永,刘宁*
    2009, 27 (4):  406-411. 
    摘要 ( 2600 )   [Full Text(HTML)] () PDF(452KB) ( 593 )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鸡肉中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确证分析方法(UPLC-ESI-MS/MS)。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和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质谱检测,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7种药物在5~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以5,25,50 μg/kg3个浓度水平进行添加回收试验,7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9.2%~10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2%~8.9%,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2~1.4 μg/kg。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确证能力强,适用于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的确证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肝中残留的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
    郭黎明,朱奎,江海洋,李建成,李晓薇,丁双阳,*
    2009, 27 (4):  412-416. 
    摘要 ( 2823 )   [Full Text(HTML)] () PDF(402KB) ( 1105 )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同时测定了鸡肝脏组织中3种四环素类药物、10种磺胺类药物以及8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试样由McIlvaine缓冲液-乙腈(体积比为1:4)、乙腈提取,合并上清液并用氮气吹干,用0.05 mol/L磷酸三乙胺缓冲液-乙腈(体积比为85:15)溶解残余物,经正己烷脱脂后,采用UPLC-MS/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对测定的21种药物的检出限均为2 μg/kg,定量限均为5 μg/kg。在添加水平分别为5,10和50 μg/kg时,21种药物的加标回收率为66.8%~128.5%,日内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0.2%,日间测定的RSD为2.2%~15.3%。该方法可作为动物源性食品中这3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确证方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肉中9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残留
    白国涛,储晓刚*,潘国卿,李秀琴,雍伟
    2009, 27 (4):  417-420. 
    摘要 ( 2305 )   [Full Text(HTML)] () PDF(143KB) ( 1222 )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牛肉中9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头孢菌素类药物经乙腈-水溶液提取,Oasis HLB柱净化。以乙腈-水(含0.05%甲酸)为流动相,UPLC-MS/MS法测定。结果表明,9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5 min内达到分离。头孢呋辛的定量限为10 μg/kg,头孢洛宁和头孢噻夫的定量限为0.5 μg/kg,其他头孢菌素的定量限均为1.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74.2%~119%,精密度(RSD)≤15%。该方法简单、灵敏、可靠,适用于牛肉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确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的吡丙醚残留量
    赵广宇,郭德华*,赵善贞,盛永刚,邓晓军
    2009, 27 (4):  421-424. 
    摘要 ( 2793 )   [Full Text(HTML)] () PDF(246KB) ( 629 )  
    建立了测定蔬菜、水果中吡丙醚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样品在醋酸钠缓冲液下用酸性乙腈提取,取1 mL提取液用PSA(N-丙基乙二胺)填料净化后,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50 mm×2.0 mm,3 μm)分离,以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和含0.1%甲酸的2 mmol/L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吡丙醚在2.5~50 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在5,50,1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4.7%~91.5%,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低于10%。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和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为5 μg/kg),适用于蔬菜、水果中吡丙醚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鉴定中药虎杖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董静,王弘,万乐人,端裕树,陈世忠*
    2009, 27 (4):  425-430. 
    摘要 ( 2880 )   [Full Text(HTML)] () PDF(13933KB) ( 702 )  
    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中药虎杖中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IT-TOF MS)对蒽醌类以及羟基二苯乙烯类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虎杖苷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多级裂解规律。建立了虎杖甲醇提取物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及质谱检测条件,根据负离子模式下获得的各组分多级质谱数据,对比对照品碎裂特征并参考文献,对主要色谱峰进行指认,共鉴别了10个化合物,包括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虎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白藜芦醇、决明松-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决明松-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和大黄素,其中决明松-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8-O-(6′-乙酰基)葡萄糖苷为虎杖中新发现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工作中,采用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可提高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效率并有利于新化合物的发现和鉴别。
    C18衍生的微米金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毛细管液相色谱和加压电色谱固定相的评价
    赵震震,瞿其曙,张欣欣,谷雪,王彦,阎超*
    2009, 27 (4):  431-435. 
    摘要 ( 2501 )   [Full Text(HTML)] () PDF(845KB) ( 606 )  
    制备了用于色谱的微米纯金颗粒并键合上十八烷基(C18)官能团;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氮气吸附分析等表征。测得衍生的金颗粒的粒径、孔径以及比表面积分别为3.5 μm、5.0 nm、49.0 m2/g;红外光谱表明C18官能团已键合在金颗粒表面上;衍生后的金颗粒的含碳量为0.56%。通过电填充法得到长度为36 cm(固定相填充长度为19 cm)、内径为100 μm的毛细管色谱柱。利用极端pH的流动相(80%甲醇,pH 1.0以及pH 12.0)冲洗该色谱柱140 h,比较冲洗前后分析物的保留因子,以考察色谱柱的耐酸耐碱性能。结果表明,冲洗前后分析物的保留因子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该色谱柱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在毛细管液相色谱模式下,用该柱分离尿嘧啶、苯、萘、2-甲基萘、苊以评价色谱柱的一般性能;在碱性条件下分离咖啡因、茶碱、洛贝林以测定色谱柱分离碱性物质的能力。其分离结果表明,该色谱柱的柱效超过了50000理论塔板/m,且色谱峰形较好。在毛细管加压电色谱模式下,施加+5 kV和~5 kV的电压均可以使苯甲酸和苯胺分离,但电场方向不同时,二者的出峰顺序不同。
    串联固相萃取法选择性富集白花蛇舌草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张峰,郭志谋,章飞芳,薛兴亚,梁鑫淼,*
    2009, 27 (4):  436-441. 
    摘要 ( 2685 )   [Full Text(HTML)] () PDF(497KB) ( 690 )  
    研究了从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中选择性富集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硅胶基质的寡聚乙二醇(OEG,实验室自合成)和ODS两种填料依次作为固定相,对白花蛇舌草水提醇沉样品进行固相萃取,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系统对在富集的各个阶段得到的产物进行了色谱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终产物的产率为8.21%。从UPLC谱图中可以看出固相萃取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选择性富集的过程。终产物中14种典型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含量明显升高,可达白花蛇舌草水提物的6.1倍,回收率为50.1%,富集效果明显。因此,将白花蛇舌草水提物醇沉后依次经过OEG柱与ODS柱的串联固相萃取可选择性地富集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该方法操作步骤较少,操作简便,选择性好,提取效率较高,富集效果明显。
    五味子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优化
    代云桃,金高娃,秦雪梅,薛兴亚,章飞芳,*,梁鑫淼,
    2009, 27 (4):  442-446. 
    摘要 ( 2292 )   [Full Text(HTML)] () PDF(534KB) ( 592 )  
    针对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复杂体系,借助于复杂样品分析系统软件(CSASS),根据组分在4次简单线性梯度下42个峰的保留时间,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组分的液相色谱保留参数a,c值和峰形参数σ,W1/2。借助这些参数,对五味子色谱的分离情况进行高精度仿真预测。在此基础上,应用移动重叠分辨分离图和谱图仿真技术,发展了计算机辅助的五味子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全局优化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五味子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在40 min内完成,且常量成分和部分低含量成分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所建立的方法已成功地用于五味子中化合物保留时间及峰形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
    阿胶、龟甲胶中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于海英,周永妍,程秀民*
    2009, 27 (4):  447-452. 
    摘要 ( 3188 )   [Full Text(HTML)] () PDF(372KB) ( 777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并建立东阿阿胶、龟甲胶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为药用动物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采用液-液-液三相静态萃取方法制备样品,以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25 ℃,分析时间为60 min。采集20批样品的色谱图并对其进行相似度和聚类分析。分别标定了阿胶、龟甲胶的共有峰,其相似度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地区别不同种属的药用动物胶,为动物胶剂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骨碎补药材乙醇和环己烷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的定量分析
    李晓红,熊志立*,虞明阳,鹿秀梅,于霄,李发美
    2009, 27 (4):  453-457. 
    摘要 ( 2650 )   [Full Text(HTML)] () PDF(350KB) ( 624 )  
    建立了骨碎补药材乙醇和环己烷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指纹图谱进行统计分析,以各主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为变量得到score图和loading图。在score图和loading图中,骨碎补的正品和非正品可明显区分,且揭示出对此区分贡献最大的4个潜在指标成分,其中已知成分为柚皮苷、新北美圣草苷和E-4-O-β-D-葡萄糖酰咖啡酸。同时测定了这3种成分在19批正品和非正品骨碎补药材中的含量,其中10批骨碎补药材正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为: 柚皮苷6.36~10.1 mg/g,新北美圣草苷5.14~9.21 mg/g,E-4-O-β-D-葡萄糖酰咖啡酸1.87~3.19 mg/g。该方法更全面地反映了药材的化学成分信息,并能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控制骨碎补药材的内在质量。
    固相萃取净化-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纺织品中残留的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吕春华*,陈笑梅,刘海山
    2009, 27 (4):  458-462. 
    摘要 ( 2526 )   [Full Text(HTML)] () PDF(493KB) ( 764 )  
    建立了测定纺织品中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n2~16)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为提取溶剂,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纺织品中的AP和APnEO,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对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净化条件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 mg/kg,回收率为90.4%~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0.64%~4.21%。采用该方法对多种基质纺织品进行检测,可满足残留检测要求。
    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脂羊毛中残留的除虫脲和杀铃脲
    樊苑牧*,黄绍棠,俞雪钧,顾晓俊,裘亚钧,陈树兵,房科腾,陈俊
    2009, 27 (4):  463-466. 
    摘要 ( 2372 )   [Full Text(HTML)] () PDF(252KB) ( 628 )  
    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ASE-HPLC)测定含脂羊毛中除虫脲、杀铃脲残留量的方法。以正己烷饱和的乙腈为萃取剂,在80 ℃、10.34 MPa条件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样品中的目标物,提取液经冷冻除脂、浓缩及Waters Plus Silica柱净化后,采用Waters Atlants d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254 nm处检测。结果表明,在0.1~10.0 mg/L范围内,除虫脲、杀铃脲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定量检出限(S/N≥10)分别为0.05,0.04 mg/kg。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完全能满足含脂羊毛中除虫脲、杀铃脲残留初筛检测的要求。
    多糖衍生物手性固定相上采用酸性或碱性添加剂的流动相拆分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
    黄虎,金京玉*,李元宰*
    2009, 27 (4):  467-471. 
    摘要 ( 2328 )   [Full Text(HTML)] () PDF(6476KB) ( 731 )  
    考察了多糖类手性固定相在含有酸性或碱性添加剂的流动相下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的效果。色谱条件: 流动相为10%~3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正己烷(含0.1%三氟乙酸)和10%~30%乙醇-正己烷(含0.1%三乙胺),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手性固定相(Chiralpak AD和Chiralpak IA)上拆分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酸性添加剂的流动相体系与碱性添加剂的流动相体系相比,碱性添加剂的流动相的拆分效果比酸性添加剂的流动相要好。而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手性固定相(Chiralcel OD和Chiralpak IB)上分离β受体阻滞剂,比较酸性添加剂的流动相与碱性添加剂的流动相的拆分效果,发现酸性添加剂的流动相条件下对映体的保留减弱,但对映体的选择性增大,特别是在Chiralcel OD上,酸性添加剂的流动相体系对对映体的选择性非常理想,而且随着流动相中酸性添加剂含量的增加,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的分离效果更佳。
    天冬酰胺合成酶B抑制剂高效液相色谱筛选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继,于丹,向文胜,范志金,王相晶*
    2009, 27 (4):  472-475. 
    摘要 ( 2051 )   [Full Text(HTML)] () PDF(255KB) ( 521 )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测定天冬酰胺合成酶B(AS-B)酶活性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酶反应体系中的氨基酸经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通过RP-HPLC测定酶反应体系前后底物及产物的变化来分析酶的活性。采用的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50 mmol/L醋酸钠缓冲液(pH 6.2)-乙腈(体积比为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365 nm,于6 min内实现了各组分的基线分离。通过该方法测定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AS-B的抑制定量分析。将已知AS-B抑制剂L-谷氨酸-γ-甲酯作用于酶反应体系,测得的抑制剂的抑制常数与文献值相接近,证明该方法可用于AS-B抑制剂的筛选。
    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鲫鱼肌肉中残留的辛硫磷
    刘茜,刘晓宇*,邱朝坤,王小宝,任红敏
    2009, 27 (4):  476-479. 
    摘要 ( 2574 )   [Full Text(HTML)] () PDF(355KB) ( 651 )  
    建立了鲫鱼肌肉中残留的辛硫磷的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MSPD-HPLC-DAD)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处理条件,确定选取0.50 g鲫鱼肌肉样品与1.5 g弗罗里硅土、0.5 g无水硫酸钠混合研磨,并采用丙酮-正己烷溶液(体积比为40:60)为洗脱剂,洗脱剂用量为25 mL。优选的最佳色谱条件为: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50:50),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为20 μL。在上述条件下,辛硫磷质量浓度在0.01~10 mg/L范围内与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检出限为3.3 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1%~6.3%(n7);3个添加水平(0.05,0.1,1 mg/kg)下得到的回收率为88%~112%。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少,精密度高,符合农残分析的要求。
    反气相色谱测定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
    王军*,张真真,杨许召,李刚森
    2009, 27 (4):  480-483. 
    摘要 ( 2571 )   [Full Text(HTML)] () PDF(226KB) ( 688 )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于343.15 K到363.15 K温度下测定了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1,10-双(N-甲基咪唑鎓)癸烷六氟磷酸盐[C10(MIM)2][PF6]2的溶解度参数。以正辛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和正十六烷为探针溶剂,计算了探针溶剂的特性保留体积(V0g)、摩尔吸收焓(ΔHS1)、无限稀释摩尔混合焓(ΔH∞1)、摩尔蒸发焓(ΔHv)、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12)以及探针溶剂与[C10(MIM)2][PF6]2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12),测得该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δ2)为15.01 (J\5cm~3)1/2。这一结果对研究离子液体的溶液性质和应用有指导作用。
    适于双向电泳分析的苹果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
    曾广娟,李春敏,张新忠,滕云龙,董文轩*
    2009, 27 (4):  484-488. 
    摘要 ( 2193 )   [Full Text(HTML)] () PDF(1672KB) ( 750 )  
    为了探索适用于双向电泳(2-DE)分析的苹果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比较了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二硫苏糖醇(DTT)/丙酮法、Tris-HCl提取法和改良的Tris-HCl提取法等4种蛋白质提取方法。以7 cm、pH 3~10的线性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胶条作为第一向电泳,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12.5%的分离胶)作为第二向电泳,对提取物进行2-DE分离,采用银染显色。结果表明,上述4种方法在2-DE图谱上分别得到140,215,181和616个蛋白质点。其中以改良的Tris-HCl提取法得到的蛋白质点数最多,且背景清晰、图谱上没有明显的横纵条纹。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良的Tris-HCl提取法的有效性,用18 cm、pH 3~10的线性IPG胶条和12.5%的分离胶对提取的苹果叶片蛋白质进行2-DE分离,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共检测到455个蛋白质点,其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4000~66000范围内,图谱背景清晰,再次证明应用该方法制备的样品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可用于苹果叶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迁移时间归一化法改善毛细管电泳表征中药大黄的重现性
    张红医,盖丽娟,陈辉,景聪,石志红*
    2009, 27 (4):  489-493. 
    摘要 ( 2004 )   [Full Text(HTML)] () PDF(388KB) ( 444 )  
    探讨了迁移时间归一化法改善中药毛细管电泳分析迁移时间重现性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迁移时间归一化法认为,在相同的操作电压、缓冲液组成和温度条件下,多次电泳实验中迁移时间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多次电泳实验中电渗流产生了差异。迁移时间归一化法就是通过选择电泳谱图中的一个或两个峰作为标记峰,将各次电泳实验的迁移时间都归一到第一次电泳实验中的迁移时间。比较多次电泳实验中迁移时间(t)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经单峰归一化处理的迁移时间(t′)的RSD、经双峰归一化处理的迁移时间(t″)的RSD、迁移时间比(t/tistd,istd代表所选择的标记物)的RSD,发现RSD(t″)
    复方丹参滴丸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孙国祥*,宋宇晴
    2009, 27 (4):  494-498. 
    摘要 ( 3096 )   [Full Text(HTML)] () PDF(433KB) ( 513 )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建立了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opping Pill,CDDP)的指纹图谱。以50 mmol/L硼砂-200 mmol/L硼酸(体积比为1:1,含1.1%(体积分数)三乙胺)为背景电解质溶液,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 cm×75 μm,有效分离长度63 cm),运行电压18 kV,紫外检测波长290 nm,以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PAH)峰为参照物峰确定8个共有峰,建立了CDDP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ingerprint,CEFP)。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CEFP所反映的CDDP质量,依据系统指纹定量法划分10批CDDP的质量级别,仅有1批含量偏低。系统指纹定量法可以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较好的全质量控制,所建立的CEFP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为CDDP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离子色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总磷
    钟志雄*,李攻科
    2009, 27 (4):  499-504. 
    摘要 ( 3265 )   [Full Text(HTML)] () PDF(446KB) ( 900 )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总磷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00 mmol/L NaOH溶液浸提,固相萃取柱去除有机物、阳离子、中和OH~后用于海产品中磷酸盐、焦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的测定;样品经干灰化法消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于总磷测定。考察了提取溶液的pH、有机物和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60 mg/L,检出限为2.1~2.3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6%~2.6%。海鱼和虾仁样品中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1.8%~100.0%。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技术与应用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源水中的5种生物胺
    赵新颖*,焦霞,夏敏,刘清,张经华
    2009, 27 (4):  505-508. 
    摘要 ( 2667 )   [Full Text(HTML)] () PDF(173KB) ( 928 )  
    建立了离子色谱(IC)同时测定水源水中5种生物胺(BA)(腐胺、尸胺、组胺、亚精胺和精胺)的方法。样品经0.45 μm水膜过滤后,用TSK-GEL SuperIC阳离子交换柱(150 mm×4.6 mm)分离,以甲磺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淋洗,流速为1.0 mL/min,非抑制电导检测,进样量为100 μL。实验结果表明,5种生物胺可以实现基线分离;在1.0~30.0 mg/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高于0.02%,峰面积的RSD小于2.08%;加标回收率为96.0%~107.0%。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以用于水源水中腐胺、尸胺、组胺、亚精胺和精胺5种生物胺的同时测定。
    中药滴水珠中Neoechinulin A的分离及测定
    王琦,赵云丽,高晓霞,王欣杨,于治国*
    2009, 27 (4):  509-512. 
    摘要 ( 3200 )   [Full Text(HTML)] () PDF(4676KB) ( 642 )  
    采用柱色谱法对中药滴水珠中的有效成分Neoechinulin A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63:37),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表明,Neoechinulin A的质量浓度在2.0~40.0 m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8.3%~101.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中药滴水珠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鸡蛋中三聚氰胺的液相色谱快速测定
    唐涛,李双花,刘翻,于淑新,李彤*
    2009, 27 (4):  513-515. 
    摘要 ( 2425 )   [Full Text(HTML)] () PDF(174KB) ( 632 )  
    建立了鸡蛋中三聚氰胺的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1%三氯乙酸溶液超声提取,磺基水杨酸和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分离,上清液过滤后直接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优化的条件下,样品的色谱分析时间仅为10 min;三聚氰胺标准品在0.05~2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定量限为0.10 mg/kg (S/N>10);1.0,2.0,4.0,6.0 mg/kg 4个加标水平测试,回收率在94.2%~107%之间;6次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3%~2.0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满足鸡蛋中三聚氰胺检验工作的快速测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