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色谱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08, Vol. 26, No. 3
    Online: 2008-05-30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综述

    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在蛋白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董娅妮,方群
    2008, 26 (3):  269-273. 
    摘要 ( 3128 )   [Full Text(HTML)] () PDF(146KB) ( 1730 )  

    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法用于蛋白质分离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按照分离模式的不同,综述了各种应用于蛋白质分离的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系统,讨论了抑制芯片中的蛋白吸附的各种方法,并展望了芯片毛细管电泳系统在蛋白质分离领域的发展前景。引用文献47篇。

    自由流电泳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屈锋,韩彬,邓玉林,张丽华,张玉奎
    2008, 26 (3):  274-279. 
    摘要 ( 2708 )   [Full Text(HTML)] () PDF(363KB) ( 1344 )  

    对自由流电泳的分离原理、分离模式、影响分离的因素和条件以及自由流电泳仪器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对近年来自由流电泳在离子、小分子和微粒分离,多肽和蛋白质分离,细胞和细胞器分离,药物对映体分离,微芯片装置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73篇。

    研究论文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内脏中的14种酞酸酯类环境激素残留
    林竹光,孙若男,张莉莉,邹西梅,陈美瑜,涂逢樟,马玉,蒋文静
    2008, 26 (3):  280-284. 
    摘要 ( 2905 )   [Full Text(HTML)] () PDF(229KB) ( 1231 )  
    开展了动物内脏中14种酞酸酯类(PAEs)环境激素残留的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质谱(GC-EI/MS)的分析方法研究。优化与选择了动物内脏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动物内脏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1/1,v/v)混合提取剂超声提取、Florisil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净化与乙酸乙酯/正己烷(2/3,v/v)混合洗脱剂洗脱和浓缩后,以邻苯二甲酸二苯基酯(DPhP)为内标物,采用GC-EI/MS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当猪肝样品的加标浓度水平为100、200、400 μg/kg时,加标回收率为:60%~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78%~10.3%;除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DMEP)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基)酯(DEEP)的检测限(MDL)分别为3.30与2.25 μg/kg外,其余的12种PAEs的MDL ≦ 1.74 μg/kg;线性范围为50 ~ 800 μg/kg,相关系数都大于0.9994。此分析方法成功地应用于6种动物内脏中14种痕量PAEs残留的分析。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酱油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严留俊,张艳芳,陶文沂,王利平,吴胜芳
    2008, 26 (3):  285-291. 
    摘要 ( 3846 )   [Full Text(HTML)] () PDF(309KB) ( 1933 )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地测定酱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以2-辛醇为内标,考察了萃取头、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萃取温度对酱油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的影响。该方法对酱油中常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对常见挥发性物质的定量比较准确。优化的HS-SPME条件为:涂层厚度为85 μm聚丙烯酸酯(PA)萃取纤维头,于45 ℃、NaCl质量浓度为250 g/L下对酱油样品顶空吸附40 min,于250 ℃下解吸2 min后进行GC-MS分离鉴定。酱油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含量较高的是醇、酸、酯和酚类,此外还有一些羰基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两种水产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其在111种农药和相关化学品残留同时检测中的应用

    苏建峰,林谷园,连文浩,张金虎,陈冬花
    2008, 26 (3):  292-300. 
    摘要 ( 3630 )   [Full Text(HTML)] () PDF(420KB) ( 1689 )  

    建立了两种针对水产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111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检测。在样品前处理方法Ⅰ中,样品经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积比为1∶1∶1)混合溶剂提取,乙腈转溶;在样品前处理方法Ⅱ中,样品用乙腈-水溶液均质,超声波辅助提取,液-液分配。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提取液分别用Envi-18柱和PSA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方式,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在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条件和GC-MS分析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01~0.026 mg/kg;在加标水平为0.25 mg/kg时,采用方法Ⅰ时的回收率为72%~11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3.4%~12.1%;采用方法Ⅱ时的回收率为51%~127%(其中回收率为70%~120%的占94%),RSDs为3.2%~13.8%。

    固相微萃取/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青山绿水茶叶的挥发性成分

    詹家芬,陆舍铭,孟昭宇,向能军,曹秋娥,缪明明
    2008, 26 (3):  301-305. 
    摘要 ( 3421 )   [Full Text(HTML)] () PDF(270KB) ( 1760 )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加速溶剂萃取(ASE)两种前处理方法从青山绿水茶叶(也叫苦丁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共检测出91种成分,SPME检出49种,ASE检出56种,共同组分14种。青山绿水茶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有β-月桂烯、3,3,5-三甲基-1,5-庚二烯、L-柠檬烯、α-罗勒烯、β-罗勒烯、β-蒎烯、2-甲基安息香醛和5-羟甲基糠醛等物质。这两种提取方法各具优势,共同应用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微滴液相微萃取技术用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药品中的酞酸酯和对羟基苯甲酸酯

    漆爱明,李玫瑰,毛丽秋
    2008, 26 (3):  306-309. 
    摘要 ( 3025 )   [Full Text(HTML)] () PDF(1511KB) ( 1328 )  

    用微滴液相微萃取(SDME)与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测定药品中的酞酸酯和对羟基苯甲酸酯。考察了萃取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微液滴在样品溶液中的深度、萃取时间及搅拌子的搅拌速度对微滴液相微萃取效果的影响。优化的萃取条件:萃取溶剂为1.5 μL甲苯,微液滴在样品溶液中的深度为0.8 cm,搅拌子的搅拌速度为1000 r/min,萃取时间为20 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32~80 mg/L,检出限为0.6 μg/L~1.28 mg/L,加标回收率为95.85%~148.85%,相对标准偏差为3.9%~14.9%。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利多卡因代谢物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胺的血药浓度
    王震侠,张瑞明,曹伟,欧阳晓晖,赵海平,董培德,孟兴凯
    2008, 26 (3):  310-313. 
    摘要 ( 2956 )   [Full Text(HTML)] () PDF(219KB) ( 1301 )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利多卡因代谢物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胺(MEGX)血药浓度的方法。血清中的MEGX采用固相萃取小柱萃取、GC-MS测定。色谱条件为:HP-5MS毛细管柱(15 m×0.25 mm×0.1 μm),初始柱温100 ℃,保持1 min后以40 ℃/min速率升温至200 ℃,保持0.5 min;进样口温度250 ℃;分流进样,分流比1∶1,进样量2 μL;载气为氦气,流量为1.0 mL/min。质谱条件为:离子源温度230 ℃,电子轰击电离,电子能量70 eV,选择离子检测(m/z 58(MEGX)、 m/z 86(普鲁卡因,内标))。结果表明,MEGX在血清中的浓度在1.562~25 n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81,最低检测限为0.5 ng/mL,不同浓度MEGX的萃取回收率在80.1%~85.7%之间。实验证明该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合用于血清中微量MEGX的测定。
    全扫描-选择离子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烟草中生物碱的快速测定
    王保兴;杨式华;侯英;曾晓鹰;武怡;许国旺
    2008, 26 (3):  314-317. 
    摘要 ( 4291 )   [Full Text(HTML)] () PDF(262KB) ( 1398 )  
    建立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全扫描-选择离子监测(Scan-SIM)数据采集方式同时测定烟草中8种含量相差较大的生物碱的方法,采用Scan模式分析烟碱、降烟碱、新烟碱、去氢新烟碱,同时采用SIM模式分析麦斯明、二烯烟碱、2,3′-联吡啶、可铁宁。结果表明,烟草中各生物碱的回收率为94.8%~98.8%,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应用于烟草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残留的丙炔氟草胺

    林黎,叶刚,谢丽琪,蓝芳,吴卫东,靳保辉
    2008, 26 (3):  318-321. 
    摘要 ( 3024 )   [Full Text(HTML)] () PDF(325KB) ( 1378 )  

    建立了多种食品中丙炔氟草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或乙酸乙酯提取,经旋转蒸发去除提取液后,用乙腈-甲苯(体积比为3∶1)溶解残渣,经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由气相色谱-选择离子监测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1.0 mg/L,多种食品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4%~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42%~7.15%(n=10),检测限均为0.01 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作为多种食品中丙炔氟草胺残留量的常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艾芬地尔

    杨波,陈勇川,向荣凤,杨丹,夏培元,刘松青
    2008, 26 (3):  322-326. 
    摘要 ( 2367 )   [Full Text(HTML)] () PDF(494KB) ( 1006 )  

    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艾芬地尔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液-液提取后,以甲醇-6 mmol/L乙酸铵溶液(pH 7.40)(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Q TRAPTM串联质谱仪上,以选择性反应离子监测(S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m/z 326.1→308.2 (艾芬地尔)和m/z 531.0→82.1 (酮康唑,内标)。在6 min内完成了艾芬地尔的检测,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5~50 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2.7%和6.5%,平均回收率为101.3%~105.0%,检测限为0.08 μg/L。本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用于临床试验的血浆样品的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的辛伐他汀

    王东,秦峰,陈凌云,郝彧,张轶,李发美
    2008, 26 (3):  327-330. 
    摘要 ( 2721 )   [Full Text(HTML)] () PDF(369KB) ( 1234 )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辛伐他汀的浓度。血浆样品经乙醚-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80∶20∶3)提取,以洛伐他汀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以乙腈-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体积比为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0.25 mL/min,通过电喷雾离子化,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线性范围为0.051~20.4 ng/mL,日内及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10%,平均回收率为91.6%。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适用于辛伐他汀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疏水型色谱饼对人血清蛋白质组学样品的快速分离与制备

    李瑛,白泉,陈刚,王骊丽
    2008, 26 (3):  331-334. 
    摘要 ( 2335 )   [Full Text(HTML)] () PDF(349KB) ( 983 )  

    建立了疏水型色谱饼(10 mm×20 mm i.d.)与反相色谱(RPLC)离线二维色谱快速分离制备人血清蛋白质组学样品,并用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检测的方法。以4种标准蛋白质的稀溶液为模型进行分离富集,得到细胞色素c(Cyt-c)与肌红蛋白(Myo)的检出限均为1 pmol/μL,溶菌酶(Lys)和胰岛素(Ins)的检出限为0.1 pmol/μL。将此方法用于人血清蛋白质组学样品的分离与制备,随着血清处理量的增大,质谱可检出的组分数目与信号强度均增加,当血清处理量达到1.0 mL时,可检出低丰度蛋白质或多肽285个(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5000以下)。研究中将1 μg Cyt-c加入到0.5 mL血清中,用上述方法在分离富集低丰度Cyt-c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疏水型色谱饼与反相色谱联用技术不仅可对血清样品中低丰度蛋白质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富集,而且一次样品的处理量大,可显著提高低丰度蛋白质的分析、检测水平。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菊芋叶中的绿原酸类化合物

    袁晓艳,高明哲,王锴,肖红斌,谭成玉,杜昱光
    2008, 26 (3):  335-338. 
    摘要 ( 2710 )   [Full Text(HTML)] () PDF(324KB) ( 1332 )  

    建立了菊芋叶中绿原酸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质谱(HPLC-UV-MS)定性分析方法。液相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和水(含1%乙酸)梯度洗脱,流量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327 nm。质谱条件:Thermo公司TSQ三级四极杆质谱仪;电喷雾电离(ESI)接口;负离子检出模式。采用该方法得到了菊芋叶提取物的紫外检测的色谱图、负离子监测的总离子流图以及相应色谱峰的紫外光谱图和一级、二级质谱图,对其进行解析,鉴别出菊芋叶中的7个绿原酸类成分。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以很好地对菊芋叶中的绿原酸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残留的三聚氰胺

    蔡勤仁,欧阳颖瑜,钱振杰,彭玉芬
    2008, 26 (3):  339-342. 
    摘要 ( 2771 )   [Full Text(HTML)] () PDF(282KB) ( 1890 )  

    饲料样品经1%三氯乙酸-二甲基亚砜提取,Waters Oasis MCX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最终采用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在饲料中的含量范围为10~5000 μg/kg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在10~100 μg/kg 的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3%~94%,相对标准偏差为4.2%~6.5%。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 μg/kg。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分离和鉴别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脂肽类化合物

    陈华,王丽,袁成凌,郑之明,余增亮
    2008, 26 (3):  343-347. 
    摘要 ( 2450 )   [Full Text(HTML)] () PDF(549KB) ( 1158 )  

    枯草芽孢杆菌JA因产生多种脂肽类化合物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JA发酵液经过离心、酸沉淀、甲醇抽提等步骤得到脂肽类化
    合物的粗提物。将粗提物溶于流动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对收集的洗脱峰组分进行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根据质荷比推
    断JA菌株产生的脂肽类化合物属于3个家族,分别为surfactin, iturin和fengycin,是枯草芽孢杆菌合成的重要生物表面活性素。对一
    级质谱中的主成分进行串联质谱分析,进一步确定了3种脂肽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实验证明ESI-MS是一种鉴定脂肽类化合物及其同系
    物的可靠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肉中残留的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兽药

    刘芃岩,姜宁,王英峰,晏利芝
    2008, 26 (3):  348-352. 
    摘要 ( 2213 )   [Full Text(HTML)] () PDF(577KB) ( 1244 )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鸡肉中两类共10种兽药(3种磺胺和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HPLC
    -ESI-MS2)。样品经2%醋酸-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过ENVI-18固相萃取柱净化,经氮气吹干后,残余物用流动相定容到1 mL。以乙腈和
    0.05%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用质谱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10种药物的二级质谱碎裂方
    式进行分析。10种药物在0.02~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8。检出限(LOD)为1.10~6.85 μg/kg,定量限(LOQ)
    为3.68~22.85 μg/kg,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8.9%~102.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6%(n=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
    现性好,确证能力强,分析时间短,可满足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分析。

    蛋品中苏丹红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研究
    王鹏,郭少飞,荆涛,胡小钟,林雁飞,罗静,宋祺,周宜开,梅素容
    2008, 26 (3):  353-357. 
    摘要 ( 2675 )   [Full Text(HTML)] () PDF(570KB) ( 1110 )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了蛋品中苏丹红I、II、III、Ⅳ号染料的残留。制样后,装柱,应用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用氯仿、乙腈混合溶液(体积比为90:10)淋洗,浓缩定容后经ZORBAX SB-C18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控(MRM)模式检测。外标曲线定量,苏丹红I、II、III、Ⅳ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00ng/g,5.0~100ng/g,1.0~100ng/g和2.0~100ng/g,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9,添加样品回收率在87.3~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1%。针对四种苏丹红染料,该方法的检测低限分别可达0.1μg/kg,2.0μg/kg,0.2μg/kg,0.4μg/kg,可以满足国内外蛋品中苏丹红监控要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片剂中的加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

    SHAHEDMirza,NANDARabindra,DEHGHANMuhammadHassan,NASREENHuda,FEROZShaikh
    2008, 26 (3):  358-361. 
    摘要 ( 2120 )   [Full Text(HTML)] () PDF(208KB) ( 899 )  

    A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validated, and use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gatifloxacin (GA) and ambroxol hydrochloride (AM), from its tablet dosage
    form.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HiQ Sil C18 column (250 mm×4.6 mm, 5 μm), with a mobile
    phase comprising of a mixture of 0.01 mol/L potassium dihydrogen orthophosphate buffer and acetonitrile (70∶30,
    v/v), and pH adjusted to 3 with orthophosphoric acid, at a flow rate of 1 mL/min, with detection at 247 nm.
    Separation was completed in less than 10 min. As p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sation (ICH) guidelines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for linearity, accuracy, precision, limit of quantitation, limit of detection, and
    robustness. Linearity of GA was found to be in the range of 10-60 μg/mL and that for AM was found to be 5-30
    μg/m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9996 and 0.9993 for GA and A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 tablet
    analysis (n=5) were found to be 99.94% with ±0.25% standard deviation (SD) and 99.98% with±0.36% SD for GA and AM
    respectively. Percent recovery of GA was found to be 99.92%-100.02% and that of AM was 99.86%-100.16%. The assay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free from interference of excipient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veloped HPLC
    method is simple, linear, precise, and accurate, and can be conveniently adopted for the routine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the tablet.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积雪草提取物中分离纯化积雪草甙和羟基积雪草甙对照品

    高明哲,袁晓艳,肖红斌
    2008, 26 (3):  362-365. 
    摘要 ( 2748 )   [Full Text(HTML)] () PDF(235KB) ( 1415 )  

    积雪草甙和羟基积雪草甙是积雪草及其相关制品质量控制的两个指标成分,本研究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从积雪草提取物中同
    时分离纯化得到这两个成分。对制备色谱的流动相组成、流速、进样量和检测波长等制备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的色谱柱为C18柱(50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60∶40),流速10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20 nm检测;进样体积为1.5 mL。在20
    min的运行时间内,积雪草甙和羟基积雪草甙与干扰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产品纯度达到98%以上。此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产品纯度高的
    特点,可以用于制备积雪草甙和羟基积雪草甙对照品。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纯化3种辣椒素单体

    董新荣,刘仲华,李本祥,王坤波
    2008, 26 (3):  366-369. 
    摘要 ( 2432 )   [Full Text(HTML)] () PDF(283KB) ( 1200 )  

    利用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辣椒素类物质中制备了3种辣椒素单体。在PRC-ODS色谱柱(250 mm×21.5 mm,13 μm)上,以甲
    醇-水(体积比为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采用等度洗脱方式,从80%的辣椒素类物质中制备了3种辣椒素单体。经核磁共振
    氢谱(1H NMR)及电子轰击离子源质谱(EI-MS)分析,确认它们分别为降二氢辣椒素、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收率分别为60.1%,58.9%和
    72.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3种化合物的纯度分别达到了98.12%,99.93%及100.7%。

    魔芋的抗病性与叶片中水溶性氨基酸含量的关系

    陈永波,降巧龙
    2008, 26 (3):  370-373. 
    摘要 ( 2765 )   [Full Text(HTML)] () PDF(295KB) ( 1147 )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收集了正常花魔芋、软腐病花魔芋、白魔芋和珠芽魔芋叶片的水溶性氨基酸图谱,分析了对
    软腐病具有不同抗病性的魔芋品种与多种水溶性氨基酸含量和比例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品种及同一品种的正常魔芋叶片
    和病株魔芋叶片中水溶性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别,因而可以以此方法为基础建立指纹图谱库,分析特征峰与魔芋抗病性的关系,为
    研究魔芋病害防治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正相模式/反相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兰韬;焦丰龙;唐涛;王风云;李彤;张维冰
    2008, 26 (3):  374-377. 
    摘要 ( 2430 )   [Full Text(HTML)] () PDF(1856KB) ( 974 )  
    以4.6mm×50 mm i. d.的Hypersil SiO2正相色谱柱为第一维,4.6mm×250 mm i. d.的Kromasil C18反相色谱柱为第二维,通过升高第二维色谱温度的方法增加两维流动相间互溶性的方法构建了定量环-阀切换接口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NPLC×RPLC)。根据有机溶剂的特征,在第一维正相色谱流动相中加入二氧六环;第二维反相色谱流动相中加入异丙醇,在改善流动相兼容性的同时,有效调整分离选择性。采用此系统对正天丸样品进行分离分析,达到1120的峰容量。

    活性蓝F3GA固载的无孔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亲和色谱填料的制备与应用

    卜春苗,王有贤,龚波林,阎超
    2008, 26 (3):  378-383. 
    摘要 ( 2376 )   [Full Text(HTML)] () PDF(789KB) ( 953 )  

    以3.0 μm无孔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树脂为基质,与三嗪染料活性蓝F3GA(Cibacron Blue F3GA)反应,制备出
    一种固定化染料聚合物高效亲和色谱填料。考察了应用该填料时流动相中的盐离子浓度、有机溶剂及流速等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和
    溶菌酶(Lys)保留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染料亲和填料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利用前沿色谱法测定了染料与溶菌酶之间的表观
    解离常数为5.26×10-5 mol/L。使用该填料成功地从鸡蛋清和小牛血清中分别分离纯化了Lys和BSA,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SDS-PAGE)分析显示Lys和BSA的纯度分别为95%和92%。

    从猪血中分离纯化高纯度的猪血红蛋白

    周勃,边六交
    2008, 26 (3):  384-387. 
    摘要 ( 2844 )   [Full Text(HTML)] () PDF(510KB) ( 1144 )  

    为了从猪血中分离纯化高纯度的猪血红蛋白,建立了通过超滤、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75凝胶
    排阻色谱三步法制备高纯度猪血红蛋白的方法,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高效凝胶排阻色谱和反相高
    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纯化后的猪血红蛋白进行了鉴定。经三步分离纯化后,猪血红蛋白的纯度大于99%,含量为1.328 g/L。

    槲皮素、山萘酚与Cu2+配位特性的计算化学解析

    潘见,王佳,甘昌胜,张晨光
    2008, 26 (3):  388-391. 
    摘要 ( 2778 )   [Full Text(HTML)] () PDF(2269KB) ( 2033 )  

    在分离介质中添加配位剂可提高分离效率。利用MVD2007软件中的Grid计算程序包,应用分子力场的计算模型模拟了Cu2+与处于
    最低能量构象的山萘酚、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的配位相互作用,得到了Cu2+与山萘酚、槲皮素等分子间的作用力场势能曲面和相对
    结合能。通过对山萘酚、槲皮素与Cu2+相对结合能的比较,并与高效液相色谱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得到的研究结果为Cu2+与山萘酚
    的配位结合要优于其与槲皮素的配位结合。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技术与应用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的角黄素和虾青素

    张华,杨鑫,马莺,董爱军,张英春
    2008, 26 (3):  392-394. 
    摘要 ( 3292 )   [Full Text(HTML)] () PDF(180KB) ( 1343 )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饲料中角黄素和虾青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样品由乙腈提取,经LC-NH2固相萃取小柱净
    化,洗脱剂为乙腈-甲苯(体积比为3∶1),洗脱液被浓缩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 μ
    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体积比为95∶5),流速1.0 mL/min,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474 nm;外标法定量。角黄素和
    虾青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30.0 mg/L和1.0~20.0 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和0.9991,回收率为90%~101%,相对标准偏差为
    0.62%~3.68%,检出限分别为0.84和0.60 mg/L。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饲料中角黄素和虾青素的同时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蜂王浆中的链霉素

    张晓燕,徐锦忠,沈崇钰,陈惠兰,吴斌
    2008, 26 (3):  395-397. 
    摘要 ( 2677 )   [Full Text(HTML)] () PDF(193KB) ( 1092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蜂王浆中的链霉素。样品用庚烷磺酸钠的酸性溶液进行提取,通过LC-18柱和WCX柱两次固相萃
    取达到净化的目的。该方法采用反相C8柱,以0.01 mol/L的庚烷磺酸钠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在碱性条件下以1,2-萘醌-4-磺酸钠溶液
    为柱后衍生化试剂,用荧光检测器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5 mg/L,相关系数为0.9958,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为
    0.005 mg/kg和0.01 mg/kg,回收率范围为84.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7.9%。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蜂王浆中链霉素
    检测的假阳性结果,符合目前检测工作的需要。

    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器检测尿液中的三唑仑

    覃华菁
    2008, 26 (3):  398-399. 
    摘要 ( 2265 )   [Full Text(HTML)] () PDF(148KB) ( 902 )  

    建立了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检测尿液中三唑仑的方法。筛选了pH值、提取溶剂、涡旋时间,优化了液-液萃
    取条件。在0.2~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1 ng/mL,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
    别为4.17%和5.31%,平均回收率为93.9%。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回收率高,完全能够满足日常检测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