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色谱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2015, Vol. 33, No. 2
    Online: 2015-02-08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33卷第2期目次
    2015, 33 (2):  0-0. 
    摘要 ( 297 )   PDF(5235KB) ( 78 )  
    专论与综述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臧晓欢, 张贵江, 王春, 王志
    2015, 33 (2):  103-111.  DOI: 10.3724/SP.J.1123.2014.11015
    摘要 ( 796 )   [Full Text(HTML)] () PDF(2961KB) ( 259 )  

    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作为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富集效率高,萃取剂使用量少等优点。本文对近年来该技术在分离科学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主要讨论了以下3个方面:(1)DLLME与其他净化或萃取技术的结合;(2)萃取剂的拓展;(3)萃取装置的改进。

    微型述评
    同位素示踪技术定量分析肿瘤细胞中的代谢重编
    林树海, 蔡宗苇
    2015, 33 (2):  112-115.  DOI: 10.3724/SP.J.1123.2014.11011
    摘要 ( 860 )   [Full Text(HTML)] () PDF(1496KB) ( 589 )  

    肿瘤代谢在最近几年重新获得重视,讨论肿瘤代谢我们无法避开瓦伯格效应,尽管瓦伯格效应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来了。瓦伯格效应也称需氧糖酵解,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癌细胞过量摄取葡萄糖,产生更多的乳酸。此外,癌细胞也可摄取其他物质,如谷氨酰胺、丝氨酸和甘氨酸等作为能量需求与营养来源。为了描述癌细胞中改变了的代谢通路,同位素标记示踪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全局观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调控下的代谢切换。色谱与质谱联用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可定量检测带有同位素标记的代谢物,从而剖析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基于质谱的肿瘤代谢分析的研究概况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重点讨论碳-13标记与氘代标记的示踪技术分析中间代谢产物,包括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目前生物化学教科书中认为NADPH主要来源于磷酸戊糖途径。然而,氘代示踪技术分析表明,包括一碳代谢在内的其他代谢通路对产生NADPH也很重要。以上内容都在本文中进行了讨论。

    研究论文
    氧化石墨烯固定化凝集素的制备及在糖蛋白/糖肽富集中的应用
    时照梅, 范超, 黄俊杰, 白海红, 秦伟捷, 蔡耘, 钱小红
    2015, 33 (2):  116-122.  DOI: 10.3724/SP.J.1123.2014.09037
    摘要 ( 748 )   [Full Text(HTML)] () PDF(5832KB) ( 251 )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调控着细胞识别、细胞黏附和迁移以及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过程,并与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鉴定,不仅能够为生物学机理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对疾病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发现也至关重要。然而在复杂生物体系中,大多数糖蛋白为低丰度蛋白质,其含量与现有质谱仪器的检测灵敏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对含有不同糖型结构的糖蛋白进行全面/高效的富集,是实现高灵敏度糖蛋白鉴定的必由之路。凝集素富集作为一种有效的糖蛋白富集方法,已在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现有凝集素功能化材料存在负载量偏低以及富集效率有限等问题,我们制备了两种以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的新型固定化凝集素,利用GO比表面积大,功能基团含量高,分散性、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实现了高负载量的凝集素固定(GO-ConA 2.073 mg/mg, RSD=1.0%; GO-WGA 1.908 mg/mg, RSD=0.14%)。同时考察了材料的可重复使用性与稳定性:每隔3天测一次同一GO-lectin材料对对应糖蛋白的富集效果,可以看出材料合成两周内富集效果都>200 μg/mg。将该GO-lectin成功应用于糖蛋白、糖肽的选择性富集,在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体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双酚A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头的快速制备(英文)
    胡梅, 张毅军, 杨靖华, 周小毛, 魏竹清, 丁肖庆, 张裕平
    2015, 33 (2):  123-131.  DOI: 10.3724/SP.J.1123.2014.10008
    摘要 ( 601 )   [Full Text(HTML)] () PDF(8519KB) ( 141 )  

    以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乙腈(ACN)为致孔剂,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MA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快速制备了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萃取头。聚合反应在内径为530 μm的毛细管中进行,微波聚合7 min。得到的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从毛细管中推出,在安培瓶中洗脱后再次插入毛细管中用于固相微萃取(SPME)。在不同的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的比例(BPA/MAA)、NaCl浓度、萃取和解吸时间、pH值和解吸溶剂条件下考察了聚合物的萃取性能。选取结构类似物苯酚(P)、对羟基联苯(PP)和非结构类似物二聚氰胺(DCD),对MIP和非印迹聚合物(NIP)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所建立的SPME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成功用于饮料中双酚A的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10~400 μg/L,检出限(LOD)为0.45 μg/L,在矿泉水中的回收率为88.4%~102.8%。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的BPA,具有样品预处理简便、分析快速、检出限低和消耗低的优点。

    QuEChERS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奶酪中多类兽药残留
    曹亚飞, 康健, 常巧英, 胡雪艳, 王志斌, 范春林, 王明林
    2015, 33 (2):  132-139.  DOI: 10.3724/SP.J.1123.2014.10022
    摘要 ( 1068 )   [Full Text(HTML)] () PDF(1044KB) ( 287 )  

    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奶酪中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共50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改进后的QuEChERS对奶酪进行前处理。样品在加入Na2EDTA缓冲液和陶瓷均质子后,在5%(v/v)醋酸乙腈条件下进行振荡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钠用于盐析,经C18吸附剂净化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目标化合物经ZORBAX-SB-C18柱梯度分离,在正离子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奶酪中50种兽药的定量限(LOQ)为0.05~20 μg/kg;在3个添加浓度(20、50、100 μg/kg)下(n=6),平均回收率在70%~120%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94%、92%和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4%。对市售的7个样品进行测定,其中两个样品分别检出了微量的罗红霉素和氟甲喹兽药残留。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奶酪中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和日常监控。

    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用于色谱分离条件的快速优化
    甘伟, 刘学敏, 孙静
    2015, 33 (2):  140-145.  DOI: 10.3724/SP.J.1123.2014.09040
    摘要 ( 613 )   [Full Text(HTML)] () PDF(1520KB) ( 142 )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色谱分离条件快速优化的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以串行色谱响应函数作为色谱条件优化指标,利用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最优解智能筛选程序对综合性优化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实现色谱分离条件的最优化。结果表明:实验测定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18%,优化结果理想。

    气相色谱-四极杆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复杂芳烃体系中的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酮与苯乙醛
    刘俊彦, 曹喆, 李继文, 汪哲明, 王川, 顾松园
    2015, 33 (2):  146-151.  DOI: 10.3724/SP.J.1123.2014.09051
    摘要 ( 730 )   [Full Text(HTML)] () PDF(805KB) ( 267 )  

    建立了气相色谱-四极杆高分辨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复杂芳烃体系样品中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酮与苯乙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高分辨质谱得到目标化合物特征离子的精确质量数,结合色谱保留时间,有效排除了复杂芳烃体系样品本底中碎片离子的干扰,提高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使用目标化合物特征离子的质谱峰面积作为定量计算依据。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酮与苯乙醛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响应,回收率为87.97%~103.01%,定量限分别为0.04、0.10、0.08与0.03 mg/L,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2与0.01 mg/L。对3份实际样品中的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酮与苯乙醛进行了定量分析。本研究为气相色谱-四极杆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应用于复杂体系中的微量杂质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通过精确的质量分辨和测定可以降低对色谱分离的依赖,弥补传统气相色谱-四极杆低分辨质谱技术的不足。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藤黄中藤黄酸的含量
    欧婉露, 李玉娟, 石冬冬, 屈锋
    2015, 33 (2):  152-157.  DOI: 10.3724/SP.J.1123.2014.11006
    摘要 ( 461 )   [Full Text(HTML)] () PDF(1047KB) ( 178 )  

    藤黄酸(gambogic acid, GA)等环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差,可通过非水毛细管电泳(non-aqueous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NACE)分析。本文系统地考察了添加20%~60%(v/v)的甲醇或乙腈的运行电解质溶液对藤黄提取液中藤黄酸分离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的运行电解质溶液、运行电解质溶液浓度、pH、添加剂 β-环糊精的浓度、分离温度及分离电压的影响,建立了测定藤黄药材中藤黄酸含量的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在40%乙腈、10 mmol/L β-环糊精、20 mmol/L四硼酸钠(pH 9.86)为运行电解质溶液、分离电压为10 kV、分离温度为30 ℃、检测波长为280 n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藤黄酸在2~2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S/N=3)为2 mg/L。将本方法应用于越南、泰国、缅甸、印度4个产地的藤黄药材中藤黄酸的含量测定,测得含量为1.67~472.40 m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2.60%),其中越南产藤黄中藤黄酸含量低,其他产地藤黄中藤黄酸的含量高。实际藤黄样品中藤黄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5.2%~105.6%。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藤黄药材中藤黄酸的含量测定。

    技术与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卫生用纺织品中荧光增白剂
    魏峰, 吴松, 于晞, 殷祥刚, 葛明桥
    2015, 33 (2):  158-163.  DOI: 10.3724/SP.J.1123.2014.10003
    摘要 ( 580 )   [Full Text(HTML)] () PDF(844KB) ( 231 )  

    建立了同时测定一次性卫生用纺织产品中4种荧光增白剂(FWA 357、FWA 220、FWA 204和FWA 113)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方法。样品用20 mL超纯水作提取剂,于80 ℃下振荡提取30 min,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SB 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成功地将待测荧光物质分离。4种荧光增白剂在0.025~4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检出限(S/N=3)分别为0.1、0.1、0.02、0.02 mg/L;方法定量限(S/N=10)分别为1.0、2.0、5.0、5.0 mg/kg。添加水平为20~800 mg/kg时,回收率为83.7%~101.0%,相对标准偏差(n=6)为2.4%~7.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一次性卫生用纺织产品中4种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离子色谱-抑制型电导检测法同时测定食品级润滑油中的3种无机阴离子
    张丽媛, 费旭东, 邱丰, 林苗
    2015, 33 (2):  164-168.  DOI: 10.3724/SP.J.1123.2014.10009
    摘要 ( 562 )   [Full Text(HTML)] () PDF(779KB) ( 109 )  

    建立了离子色谱-抑制型电导检测同时测定食品级润滑油中Cl-、NO3-、SO42- 3种代表性无机阴离子的方法。样品经50%(v/v)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离心后所得下层水相用0.22 μm混合纤维过滤膜净化,以15 mmol/L KOH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上述条件下,Cl-、NO3-、SO42- 3种无机阴离子在0.10~20.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检出限(S/N=3)为0.01~0.03 mg/kg;在1.00、5.00、10.00 mg/kg添加水平下,实际样品中3种阴离子的加标回收率为90.0%~103.6%,相对标准偏差为2.8%~5.7%。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燃烧、灰化油相基质等繁琐耗时的前处理过程,可以快速、准确定量测定食品级润滑油中Cl-、NO3-、SO42- 3种无机阴离子的含量,适用于润滑油等油品中痕量无机阴离子的同时分离与测定。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复方α-酮酸片的5种有效成分
    黄小雅, 钟园, 黄忠平, 金晨, 王丽丽, 潘再法
    2015, 33 (2):  169-173.  DOI: 10.3724/SP.J.1123.2014.10024
    摘要 ( 722 )   [Full Text(HTML)] () PDF(792KB) ( 213 )  

    建立了同时测定尿液中复方 α -酮酸片5种有效成分(消旋羟蛋氨酸钙(HMACa)、酮缬氨酸钙(KVCa)、消旋酮异亮氨酸钙(KILCa)、酮亮氨酸钙(KLCa)和酮苯丙氨酸钙(KPACa))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考察了离子对试剂浓度、缓冲盐浓度和流动相pH值等参数对分离情况的影响。最终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以乙腈和含15 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的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210 nm。在上述条件下,5种有效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并且不受尿液中内源性基质的干扰,在20~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HMACa、KVCa、KILCa、KLCa和KPACa的检出限(S/N=3)分别为3.0、5.0、3.6、5.7和2.5 mg/L;定量限(S/N=10)分别为9.6、16.7、12.0、19.0和8.3 mg/L;日间、日内精密度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在86.79%~112.00%之间,RSD小于9%(n=5)。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尿液中这5种有效成分的检测。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闽南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
    程权, 杨方, 李捷, 卢声宇, 蓝锦昌, 江锦彬
    2015, 33 (2):  174-181.  DOI: 10.3724/SP.J.1123.2014.09042
    摘要 ( 885 )   [Full Text(HTML)] () PDF(1993KB) ( 460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分析了闽南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从48份不同等级和产季的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和梅占)中获得了2000余种挥发性化合物,经筛选得到51种共有组分,并结合质谱数据库、保留指数与结构谱图等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获得得分投影图,直观给出了不同样品的分类趋势。通过逐步判别获得9种对分类结果有显著影响的组分,并以此为变量通过Fisher判别法(FDA)建立了4个判别函数,对样品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7.9%。本试验证实了以挥发性成分识别闽南乌龙茶的可行性。

    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法测定聚氯乙烯塑料中的短链氯化石蜡
    幸苑娜, 林志惠, 冯岸红, 王欣, 龚叶萌, 陈泽勇
    2015, 33 (2):  182-187.  DOI: 10.3724/SP.J.1123.2014.10004
    摘要 ( 766 )   [Full Text(HTML)] () PDF(1170KB) ( 260 )  

    建立了用于聚氯乙烯(PVC)塑料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源质谱法。采用超声萃取法对PVC塑料中的SCCPs进行萃取,萃取时间为1.5 h;然后用浓硫酸法对萃取溶液进行净化处理;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在负化学电离模式、离子源温度为160 ℃、甲烷反应气流速为1.5 mL/min等条件下对样品中的SCCP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不受样品中中链氯化石蜡(MCCPs)的干扰,可对样品中的SCCPs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分析的12批次样品均检出SCCPs,含量在0.3×102~3.5×104mg/kg范围内。依据欧盟对SCCP的限值(1%)要求,4批次样品不符合法规要求,不符合率为33.3%。可见,PVC塑料具有较高的SCCPs污染风险。

    气相色谱-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联用及在柴油组分表征中的应用
    谢园园, 花磊, 陈平, 侯可勇, 蒋吉春, 王艳, 李海洋
    2015, 33 (2):  188-194.  DOI: 10.3724/SP.J.1123.2014.10028
    摘要 ( 519 )   [Full Text(HTML)] () PDF(3320KB) ( 205 )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GC)与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PI-TOF MS)联用(GC/SPI-TOF MS)的分析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双层套管的传输管用于连接GC与SPI-TOF MS,实现了GC与单光子电离离子源的无缝连接。在此基础上,以n-十五烷标准品和苯/甲苯/二甲苯的标准气为对象,对电离源的重要电压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纯净的分子离子峰,实现了对各类有机物的快速和准确定性。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分析柴油中的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物,获得了柴油组分的二维GC×SPI-TOF MS谱图。不需要复杂的谱图解析和数据处理,根据谱图中离子的质荷比(m/z)归纳了柴油的主要成分,包括脂肪烃、芳香烃和含量很低的苯并吡咯等含氮化合物;根据色谱的保留时间将柴油中的同分异构体区分开来。结果表明GC/SPI-TOF MS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非常适于柴油及复杂环境样品等的分析表征。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仪检测老化沥青的四组分
    冯振刚, 张建宾, 李新军, 余剑英
    2015, 33 (2):  195-200.  DOI: 10.3724/SP.J.1123.2014.09052
    摘要 ( 677 )   [Full Text(HTML)] () PDF(798KB) ( 249 )  

    沥青老化过程中四组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会发生变化,分析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四组分的变化有助于揭示沥青的老化机理,科学指导沥青材料的工程应用。分别采用薄膜烘箱试验(TFOT)、压力老化容器(PAV)试验和紫外光(UV)老化试验对沥青进行老化,利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探测仪(TLC-FID)检测沥青老化前后的四组分,研究了扩展液组成对沥青四组分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溶剂沉淀及色谱柱法(Corbett法)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线性拟合分析了TLC-FID法与Corbett法检测老化沥青四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配制沥青溶液,以正庚烷为第一扩展液、甲苯/正庚烷(80:20, v/v)为第二扩展液、甲苯/乙醇(55:45, v/v)为第三扩展液,并利用TLC-FID方法检测老化沥青的四组分较为合适。该方法对于沥青四组分的分析及沥青老化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毛细管电泳-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法分析肝硬化及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的差异
    包日煌, 范清杰, 宋珑, 姚远, 高卫平
    2015, 33 (2):  201-206.  DOI: 10.3724/SP.J.1123.2014.11010
    摘要 ( 698 )   [Full Text(HTML)] () PDF(1224KB) ( 206 )  

    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了人血清蛋白质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对比了正常人与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进行荧光标记,并考察光源与滤光片的波长、缓冲液的浓度、pH值、分离电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的方法;通过分离检测,获得了两者的蛋白质电泳谱图。经分析,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蛋白质中比在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中多检测到2个蛋白质峰,可能是和肝硬化发生相关的特异蛋白质;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电泳谱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方法能实现人血清蛋白质的分离,可为临床诊断肝硬化做参考。